题清明上河图

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 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 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 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 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 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蓬俱有神。 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 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翰林画史张择端,研朱吮墨镂心肝。 细穷毫发夥千万,直与造化争雕镌。 图成进入缉熙殿,御笔题签标卷面。 天津一夜杜鹃啼,倏忽春光几回变。 朔风卷地天雨沙,此图此景复谁家。 家藏私印屡易主,嬴得风流后代夸。 姓名不入宣和谱,翰墨流传藉吾祖。 独从忧乐感兴衰,空吊环州一抔土。 丰亨豫大纷彼徒,当时谁进流民图。 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汴都: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 玉帛:古代祭祀、会盟等用的玉器、丝织品,此处泛指财物。
  • 梯航:梯与船,登山航海的工具,也指长途跋涉。
  • 翚甍(huī méng):翚,指野鸡;甍,屋脊;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 缉熙殿:宫殿名。
  • 朔风:北风。
  • 宣和谱:宣和年间的相关记载或名册。
  • 丰亨豫大: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

翻译

宋家汴京处在全盛的时候,四方的财物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涌来。清明节到汴河上去的风俗很盛行,全城的男女老少都前往。城中有无数房屋如野鸡般耸起屋脊,众多的百货和千行商人如同蚂蚁聚集。花棚柳市环绕着春风,云雾中的楼阁和绮丽的窗户在早晨很灿烂。芬芳的原野上细草扬起轻轻的尘土,奔驰的人像暴风前行像云朵飘移。虹桥的影子落在浪花里,扭转船舵撑开船篷都很神奇。笙歌在楼上而游玩在野外,也有驱牛种田的人。眼中的苦与乐各有各自的情状,即使是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翰林画史张择端,研磨朱砂吸吮墨汁用心刻画。仔细描绘连细微的毛发都有千万处,简直是与自然造化争奇斗艳。画作完成后进入缉熙殿,皇帝亲自题签标注卷面。天津一夜之间杜鹃啼叫,转眼间春光不知变化了几回。北风卷起尘土天空下沙,这样的图这样的景又属于谁家。家中收藏的这幅画私印屡次易主,赢得风流后世被夸赞。姓名没有进入宣和谱,笔墨的流传幸亏了我们的祖先。唯独从忧乐里感慨兴衰,空自凭吊环州那一抔土。那些追求富足兴盛景象的众人,当时是谁进献了流民图。天地俯仰让人思绪无尽,世事的繁荣枯败无代没有。

赏析

这首诗细致描绘了《清明上河图》所展现出的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从城市的建筑、商业活动、人们的游乐劳作等多方面展现了当时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感慨了繁华的易逝,以及历史的兴衰变化。诗中高度赞扬了张择端的绘画技艺,称他能将细微处都刻画得极为生动,与自然造化相比。通过对画作流转和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最后指出当时社会繁荣背后存在的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