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顾仲渊烟

· 于立
玉峰连天向天起,秀色盘回三十里。 寒翠淋漓湿窗几,影落明湖一泓水。 明湖之水清无底,幽人结屋湖光里。 溪南溪北花阵迷,舍东舍西山鸟啼。 夜来东风雨一犁,满川烟雾春云低。 春云无心无定据,长在幽人读书处。 未肯从龙行雨去,窗前且伴幽人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峰:指山峰,因其高耸入云,如玉般洁白,故称。
  • 寒翠:指山中的翠绿色,带有寒意,形容山色清新。
  • 明湖:明亮的湖泊。
  • 泓:(hóng)形容水深而清澈。
  • 花阵:指花丛,花朵密集如阵。
  • 犁:这里指雨量,如同犁地一样深。
  • 烟雾:指山间的雾气。
  • 春云:春天的云彩。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行雨:指云雨,比喻做官或从事世俗事务。

翻译

玉峰高耸连天,秀丽的景色环绕三十里。 山中的寒翠之色浸润了窗几,影子落在清澈的湖水中。 明湖的水清澈见底,隐士在湖光中建屋。 溪南溪北的花丛让人迷醉,屋舍的东边西边山鸟啼鸣。 夜来东风带来了丰沛的雨水,满川的烟雾和春云低垂。 春云自由自在,总是停留在隐士读书的地方。 它不愿随龙行雨而去,宁愿在窗前陪伴隐士居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士山居的宁静画面,通过“玉峰”、“明湖”、“花阵”、“山鸟”等自然元素,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超脱。诗中“春云无心无定据,长在幽人读书处”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春云仿佛有了灵性,不愿离去,宁愿陪伴隐士,体现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于立

元南康庐山人,字彦成,号虚白子。博学通古今,善谈笑。不求仕进,以诗酒放浪江湖间。有《会稽外史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