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十律

金银宫阙五云乡,曾见群仙奉玉皇。 济济夔龙兴礼乐,桓桓方虎靖封疆。 自沦碣石沧溟底,谁索玄珠赤水傍。 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银宫阙:指仙境中的宫殿,用金银装饰,形容极其华丽。
  • 五云乡:指仙境,因仙境常有五色云彩缭绕而得名。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象征贤能的大臣。
  • 桓桓方虎:桓桓,威武的样子;方虎,古代勇士。这里指勇猛的将领。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这里泛指边疆。
  • 沧溟:大海。
  • 玄珠:黑色的珍珠,比喻珍贵而难以寻觅的东西。
  • 赤水:神话中的水名,这里指边远之地。
  • 遗民:指因战乱或政权更迭而流离失所的人民。
  • 宣光:指光明正大的政治局面。

翻译

曾见过仙境中金银装饰的宫殿,五彩云霞环绕,群仙朝拜玉皇大帝。 那里贤能的大臣如夔龙般兴盛礼乐,勇猛的将领如方虎般保卫边疆。 如今我却沦落到边疆大海的深处,谁又能寻得那珍贵的玄珠于赤水之旁? 唯有那些遗留下的人民怀着悲愤,在草丛中忍辱偷生,期待着光明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仙境与现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悲愤。诗中“金银宫阙五云乡”与“自沦碣石沧溟底”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作者的失落与无奈。末句“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遗民的坚韧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

丁鹤年

丁鹤年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 3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