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吃虎肉作

猛虎入山山气恶,腥风倒射岩石落。 两三村氓不识虎,谓是旄牛未生角。 扼虎之吭揽虎尾,虎惊不及施牙觜。 东海无烦赤刀制,南山已报白额死。 老夫羁旅春盘空,短衣匹马行山中。 坐分羔臛饱欲死,拔剑四顾吾何功。 村氓村氓莫仓卒,儒冠为尔频冲发。 人间真有猛于虎,劝尔投身依虎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山:山名,在今江苏常熟西北。
  • **** 村氓méng)**:村民。氓,古代称百姓。
  • :掐住。
  • háng):喉咙。
  • :抓住。
  • zuǐ):同“嘴”。
  • 赤刀:传说中能制服恶物的宝刀。
  • 南山:泛指山林。
  • 白额:指代猛虎。
  • 羁旅:寄居他乡。
  • 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这里代指食物。
  • 羔臛huò):羊肉羹。
  • 仓卒( )**:同“仓促”,匆忙。
  • 冲发:头发直立,形容极度愤怒。

翻译

猛虎窜进山里,山中顿时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息,带着腥味的狂风倒卷而来,吹得岩石纷纷坠落。有两三个村民不认识老虎,竟然以为它是还没长角的旄牛。有人勇敢地掐住老虎的喉咙,抓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惊慌失措,都来不及施展它尖锐的牙齿和爪子。在这东海之地,无需烦劳那传说的赤刀来制服老虎,南山的那只大白额虎已经被击毙了消息传来。我这个漂泊在外的老汉,食物匮乏,只能穿着短衣,骑着马在山中奔走。村民们热情地邀我一同分享鲜美的羊肉羹,吃得我肚子都快饱胀得难受。我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想自己又有什么功劳能享用这些呢。村民们啊村民们,别这么匆忙。作为一名读书人,我常常为你们的遭遇而愤慨不已。这人间啊,真的有些东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我劝你们哪怕投身到老虎的巢穴中,或许都比面对人间的恶势力要好啊。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猛虎入山山气恶,腥风倒射岩石落”渲染出老虎到来时的恐怖阴森氛围。“两三村氓不识虎,谓是旄牛未生角”通过村民不识虎这一细节,描绘出乡村的淳朴与世外隔绝。诗人接着讲述有人勇斗老虎的惊险场景,以“扼虎之吭揽虎尾,虎惊不及施牙觜”尽显惊险刺激,并表明老虎被制服。

后半部分诗人从打虎转到自身,“老夫羁旅春盘空,短衣匹马行山中” 道出自己漂泊潦倒的境遇。“坐分羔臛饱欲死,拔剑四顾吾何功”体现诗人在接受村民馈赠时的感慨和自我审视。

最后诗人借打虎之事感慨,发出 “人间真有猛于虎,劝尔投身依虎窟”的深沉喟叹,批判了人间那些比猛虎更为凶狠残暴的恶势力,深化了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愤懑。整首诗描述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借事抒怀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