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彭蠡湖七首 其四

逆曳风帆过,湖中拍浪儿。 轻儇沙鸟似,狞恶海童为。 百斛舟何重,连晨桨未移。 闲思强弩手,一破巨鱼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曳(yè):逆风牵引。“曳”有拉、牵引之意。
  • 轻儇(xuān):轻浮、不庄重。这里形容沙鸟动作轻盈、活泼。
  • 狞恶:凶恶。
  • 海童:神话中掌管海上诸事的童子 ,这里借指恶劣的风浪。
  • 百斛(hú):形容船载重量大。“斛”是古代容量单位。
  • 鬐(qí):鱼鳍。

翻译

迎着逆风牵引着风帆路过彭蠡湖,湖中的波浪拍打着船儿。沙鸟像那轻浮灵动的样子,而风浪却如凶恶的海童一般艰险。如此沉重的大船,连着几个清晨船桨都难以挪动。我闲来思索,想着那些手持强弩的勇士,能一举射破那巨鱼的鱼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彭蠡湖航行时的所见所感。开篇“逆曳风帆过,湖中拍浪儿”直接点明航行时逆风遇浪的艰难场景。颔联运用比喻,将沙鸟的轻盈活泼与风浪的“狞恶”相对比,突出湖中风浪的险恶,给人以鲜明强烈的感受。颈联“百斛舟何重,连晨桨未移”进一步强调船因载重和风浪而难以行进,体现出航行的艰辛与停滞。尾联“闲思强弩手,一破巨鱼鬐”以奇特的想象收尾,由眼前困境联想到强弩手射破巨鱼,表达了诗人渴望冲破困境、顺利前行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艰难处境中内心的挣扎与对突破的期盼 ,整首诗情景交融,真实反映出航行的不易与诗人复杂的心境 。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