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送友入山采茶

十里溪山,竹粉缨峦,兰风藻川。 有蒙茸萝葛,蔽亏曦月,坦迤涧壑,向背林泉。 夕渡遄归,晨渔缓出,谷唱潭吟韵邈绵。 居此者,是秦时毛女,汉代琴仙。 人家四月开园,送君去、刚逢谷雨天。 恰晴村绿崦,数间僧灶,清江翠箬,一带商船。 拍处盈盈,焙馀冉冉,归卧回廊瘦石边。 松涛沸,正龙团乍碾,蟹眼初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蒙茸:形容草木茂密。
  • 萝葛:藤萝和葛蔓。
  • 坦迤:形容地势平坦而宽广。
  • 遄(chuán)归:速归。
  • 邈绵:遥远连绵。
  • 毛女:传说中的仙女。
  • 开园:指茶园开始采摘。
  • 谷雨天:节气名。
  • 绿崦(yān):碧绿的山坳。
  • 翠箬(ruò):青绿色的箬叶。
  • 龙团:宋代的一种名茶。
  • 蟹眼:形容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 }

翻译

在那绵延十里的溪流山峦间,竹粉覆盖着山峦,兰香萦绕在山川。有草木茂密的藤萝和葛蔓,遮蔽了日月的光芒,还有平坦宽广的山涧沟壑,或面向或背向树林和泉流。傍晚渡河很快归来,早晨捕鱼缓缓驶出,山谷中歌唱水潭边吟咏声韵遥远连绵。居住在这里的,是秦朝时的毛女,汉代的琴仙。 人家在四月时茶园开始采摘,送你离去时,恰好刚碰上谷雨天。又恰好晴朗的村子处在碧绿的山坳间,有几间僧人的炉灶,清江水边青绿色的箬叶,还有一带商船。拍打茶叶时轻盈美好,烘焙之后缓缓升腾着香气,归来躺在回廓边瘦石旁。松涛声沸腾起来,正赶上龙团茶刚开始碾压,水初沸如蟹眼般。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友人造访的清幽美丽的山间景象和采茶的情景。上阕着力展现了十里溪山的秀美风光,充满了自然的野趣与神秘。下阕则具体描绘了四月开园的热闹场面以及友人离去后的情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如“蒙茸”“坦迤”“邈绵”等,生动地刻画了山水和环境氛围。通过描述友人与山间景色、采茶活动的交融,表达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情谊,以及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个词作画面感极强,富有诗意与美感。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