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别乐记室彦
穷途属岁晚,临水忽分悲。
抱影同为客,伤情共此时。
雾色侵虚牖,霜氛冷薄帷。
举袂惨将别,停杯怅不怡。
风严征雁远,雪暗去篷迟。
他乡有岐路,游子欲何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途: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
- 岁晚:年末,岁末。
- 虚牖(yǒu):空旷的窗户。
- 霜氛:寒冷的霜气。
- 薄帷:轻薄的帐幔。
- 举袂(mèi):举起袖子,常指告别时的动作。
- 停杯:放下酒杯,表示心情沉重。
- 怅不怡:心情不愉快,感到忧郁。
- 风严:风势猛烈。
- 征雁:远行的雁,常用来比喻离别。
- 去篷:离去的船帆。
- 岐路:分岔的路,比喻人生的选择。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翻译
在岁末的绝境中,我站在水边忽然感到悲伤。 我与自己的影子一同作为过客,此刻共同感受着伤感。 雾色侵入空旷的窗户,寒冷的霜气使轻薄的帐幔显得更加冷清。 举起袖子,我悲伤地告别,放下酒杯,心情沉重,感到忧郁。 风势猛烈,远行的雁飞得很远,大雪使离去的船帆显得迟缓。 在他乡,有分岔的路,离家的游子将何去何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面对离别和未知的未来所感受到的深切悲伤。诗中,“穷途属岁晚”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也暗示了诗人处境的艰难。通过“抱影同为客”和“伤情共此时”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孤独和悲伤情感融入其中。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雾色侵虚牖”和“霜氛冷薄帷”,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凄凉氛围。结尾的“他乡有岐路,游子欲何之”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褚亮
唐杭州钱塘人,其先居阳翟,字希明。褚玠子。少博览图史,能诗。年十八,为南朝陈仆射徐陵及陈后主称赏,擢尚书殿中侍郎。隋时为太常博士,坐事贬。入唐,授秦王府文学。太宗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为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致仕归,卒年八十八。谥康。有集。
► 45篇诗文
褚亮的其他作品
- 《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肃和 》 —— [ 隋 ] 褚亮
- 《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太和 》 —— [ 隋 ] 褚亮
- 《 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肃和 》 —— [ 隋 ] 褚亮
- 《 奉和禁苑饯别应令 》 —— [ 隋 ] 褚亮
- 《 句 》 —— [ 隋 ] 褚亮
- 《 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雍和 》 —— [ 隋 ] 褚亮
- 《 临高 》 —— [ 隋 ] 褚亮
- 《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 》 —— [ 隋 ] 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