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城诗
扬镳历汴浦,回扈入梁墟。
汉藩文雅地,清尘暧有馀。
宾游多任侠,台苑盛簪裾。
叹息徐公剑,悲凉邹子书。
亭皋落照尽,原野Ё寒初。
鸟散空城夕,烟销古树疏。
东越严子陵,西蜀马相如。
修名窃所慕,长谣独课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镳(yáng biāo):扬鞭驱马。
- 历汴浦:经过汴水的河岸。
- 回扈:回旋,徘徊。
- 梁墟:梁国的废墟。
- 汉藩:指汉代的诸侯国。
- 清尘:比喻高洁的品格。
- 暧(ài):昏暗,不明朗。
- 任侠:行侠仗义。
- 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
- 徐公剑:指徐公的剑,徐公是古代著名的剑客。
- 邹子书:指邹衍的著作,邹衍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 亭皋:水边的平地。
- Ё寒:寒冷。
- 烟销:烟雾消散。
- 严子陵:东汉时期的隐士。
- 马相如: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修名:美好的名声。
- 长谣:长歌,长诗。
- 课虚:指吟咏虚幻的事物。
翻译
扬鞭驱马经过汴水的河岸,徘徊回旋进入梁国的废墟。 这里是汉代诸侯国的文雅之地,高洁的品格在昏暗中依然有余晖。 宾客游人多为行侠仗义之士,台苑之中显贵云集。 叹息徐公的剑已成往事,悲凉邹衍的著作亦成过去。 水边的平地上夕阳落下,原野初感寒冷。 鸟儿散去,空城在夕阳下更显寂静,烟雾消散,古树稀疏。 东越有隐士严子陵,西蜀有文学家马相如。 美好的名声是我所仰慕的,长歌吟咏虚幻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梁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梁城废墟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落的感慨。诗中“扬镳历汴浦,回扈入梁墟”展现了诗人的游历轨迹,而“汉藩文雅地,清尘暧有馀”则赞美了梁城昔日的文化底蕴。后文通过对徐公剑、邹子书的叹息,以及对严子陵、马相如的仰慕,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美好名声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