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抚:独自抚摸。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岁寒:指冬季,也比喻困境。
- 茯苓:一种药用菌类,常用于中药。
- 斋钵:僧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
- 萝薜: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衣物。
- 道衣:道士或修行者穿的衣物。
- 龙起蛰:龙从冬眠中醒来。
- 鹤来归:鹤飞回来,常象征吉祥。
- 菩提水:象征智慧的水。
- 人参:一种珍贵的药材,也比喻重要的事物。
- 第一机:最重要的关键或启示。
翻译
我独自抚摸着高大的松树,白天关上门扉,心中向往着在寒冷的岁月中保持高尚的节操。当春天温暖时,茯苓成熟,足以供给斋钵;秋天清爽时,萝薜茂盛,可以制作道衣。云雾弥漫在碧绿的山间,仿佛龙从冬眠中苏醒;月光照亮了沧海,鹤儿也飞回来。净瓶中装满了象征智慧的菩提水,恐怕有人能领悟到这最重要的启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景象,通过“独抚长松”、“岁寒高节”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坚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茯苓春暖”、“萝薜秋清”,以及神话中的“龙起蛰”、“鹤来归”,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的“菩提水”和“人参第一机”则暗示了深邃的哲理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丁鹤年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丁鹤年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 346篇诗文
丁鹤年的其他作品
- 《 暮春二首 其二 》 —— [ 元 ] 丁鹤年
- 《 送铁佛寺益公了庵朝京游浙 》 —— [ 元 ] 丁鹤年
- 《 挽吴公祐祭酒母刘夫人二首 》 —— [ 元 ] 丁鹤年
- 《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 》 —— [ 元 ] 丁鹤年
- 《 元旦寄朝真宫诸道侣 》 —— [ 元 ] 丁鹤年
- 《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 》 —— [ 元 ] 丁鹤年
- 《 题宋贡士袁庸死节传后 》 —— [ 元 ] 丁鹤年
- 《 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 》 —— [ 元 ] 丁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