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宝安任君砚斋先生华诞诗

我怀铁江,宝安之阳,隔水汤汤。 有美一人,水中之央。 水中之奇,中气粹之。 何彼德星,生宁馨儿。 其馨维谁,柱也之材。 黄堂之祯,邦家之维。 亦治九华,寿祝无涯。 维以大耋,维德之遐。 维神斯听,竹实是徵。 颍川之治,凤凰来鸣。 遐以寿昌,遐以显扬。 寿斯永斯,君子之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汤汤(shāng shāng):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 德星: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
  • 宁馨儿:指这样的孩子,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 黄堂:古代太守办公的正厅堂。
  • 大耋(dié):指年纪很大的人。
  • 竹实:竹子所结的子实,也称竹米。
  • 颍川之治:借用颍川在历史上出现的良好治理的典故。

翻译

我心怀铁江,在宝安的南面,江水浩浩荡荡地相隔。有个美好的人,在江水的中央。水中的奇妙,是那纯正的中气凝聚。为什么那德星出现,诞生了优秀的孩子。那芬芳来自谁,是可做柱子的良材。那太守厅堂的吉祥,是国家的柱石。也像治理九华山一样,祝寿没有尽头。以那高寿,以那德行的高远。希望神能听到,以竹子结子来作为征兆。如同颍川那样的好治理,如凤凰来鸣叫。长久地带来长寿和昌盛,长久地带来显耀和传扬。长寿又永远,这是君子的光彩。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为宝安任君砚斋先生的华诞而作,表达了对先生的赞美和祝福。诗中以江水为背景,突出了先生如同水中奇观般独特和美好。用德星、宁馨儿等词汇来称赞先生的非凡,强调他既有才华又有德行,如同国家的柱石般重要。通过对其大寿的祝福,期望他长寿安康,并拥有光辉的未来,同时也寓意着他的德行将长久地产生积极影响。全诗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先生的敬重和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