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怀古

· 刘因
蓟门来悲风,易水生寒波。 云物何改色,游子唱离歌。 燕歌在何处,盘郁西山阿。 武阳燕下都,岁晚独经过。 青丘遥相连,风雨堕峨峨。 七十齐郡邑,百二秦山河。 学术有管乐,道义无丘轲。 蚩蚩鱼肉民,谁与休干戈。 往事已如此,后来复如何。 割地更石郎,曲中哀思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jì)门:原指古蓟门关,现泛指蓟州城西门,亦泛指蓟州。
  • 盘郁:曲折幽深的样子。
  • 峨峨:高峻的样子。
  • 齐郡邑:指齐地的城邑。
  • 百二秦山河:形容秦国地势险要,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或五万兵可抵五十万)。
  • 蚩蚩:敦厚貌。

翻译

蓟门吹来悲凉的风,易水升起寒冷的波浪。云气物色为何改变了颜色,游子唱起了离别的歌。那燕地的歌声在何处,在曲折幽深的西山脚下。武阳是燕国的下都,一年将尽独自经过这里。青丘远远地相互连接,风雨中高峻的样子有些衰败。齐地有七十个郡邑,秦国山河地势险要。学术方面有管仲乐毅之才,道义方面却没有孔孟的精神。敦厚地对待百姓如同鱼肉,谁去停止战争呢。过去的事情已经是这样了,那后来又会如何呢。割地给了石敬瑭那样的人,其中包含着很多悲哀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抚今追昔,通过描绘易水一带的景象,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诗中提到了蓟门的悲风、易水的寒波,营造出一种萧索悲凉的氛围,也呼应着历史的沧桑之感。描述燕歌所在位置以及燕下都的现状,展现出历史遗迹的衰败与落寞。接着提到齐郡邑和秦山河等,赞叹古代的地理形势和地域特点。感慨学术道义的变化和百姓被鱼肉的悲惨,对战争的反思贯穿其中。最后提及石敬瑭割地之事,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悲哀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上,诗歌意境深沉,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关照,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刘因

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刘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