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春寒

仲春尚寒气,林花无艳姿。 弊裘拥衰疾,风雨何凄其。 始雷发东隅,霁牖阳光披。 微风草际动,落英池面移。 幽禽变圆吭,游鱼扬细鬐。 我病自此愈,泛舟溪水湄。 小舆指南盖,短筇问东毗。 机心不复有,高蹈农与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弊裘(bì qiú):破旧的皮裘。
  • 衰疾:衰弱生病。
  • 凄其:寒凉的样子;凄凉。
  • 东隅(yú):东方。
  • 霁牖(jì yǒu):雨停后晴朗的窗户。霁,雨停止,天放晴;牖,窗户 。
  • 圆吭(háng):圆润的歌喉。吭,喉咙。
  • 鬐(qí):鱼鳍。
  • 湄(méi):岸边。
  • 小舆(yú):轻便的轿子。
  • 筇(qióng):竹杖。
  • 机心:机巧功利之心。
  • 高蹈:指隐居。
  • 农与羲(xī):指神农氏和伏羲氏,代表上古质朴纯真、悠然自在的生活时代。

翻译

仲春时节依旧寒气逼人,林中的花朵都没有艳丽的姿态。我裹着破旧的皮裘,正被衰弱的病体困扰,风雨交加,那寒凉是多么让人难受。东边开始响起雷声,雨过天晴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微风在草间轻轻拂动,飘落的花瓣在池面上移动。幽静处的鸟儿发出圆润的啼声,水中的游鱼摆动着细细的鱼鳍。我的病从此渐渐痊愈了,坐着小船在溪水边游玩。坐着小轿子指向南山,拄着短竹杖去探寻东边的风景。心中再也没有机巧功利的心思了,只想像上古时代的人们一样,去过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病中经历春寒到逐渐痊愈后的所见所感。开篇通过“仲春尚寒气,林花无艳姿”展现春寒料峭时万物的萧索,暗示自己病中的不佳状态。 “弊裘拥衰疾,风雨何凄其”进一步通过生病的自己裹着破裘面对凄风苦雨,渲染出悲凉的氛围。之后“始雷发东隅……游鱼扬细鬐”几句,从雷声响起到晴日初照,再到微风、落花、飞鸟、游鱼,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复苏图,展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从这些细致的描写中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捕捉,也能体会出随着自然景象的转变,作者心情逐渐好转。“我病自此愈,泛舟溪水湄”点明病情好转后开始外出游乐,最后 “机心不复有,高蹈农与羲” 作者表达了要摒弃世俗功利之心,向往回归自然、过上质朴隐居生活的愿望,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展现出作者心境上的超脱和对宁静自然的追求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出作者身心的变化历程,情感细腻且富有深意。

赵孟頫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