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内乡淅江上作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 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 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 不待求田问舍。 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 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 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村墟:村庄。墟,读 xū。
  • 婆娑(pó suō):盘旋舞动的样子。
  • 蹉跎:时间白白地过去。

翻译

树林里有鸡犬之声,江面上有村庄,小船在各处经过。衣袖里有新写的诗,买下来古老树木和苍茫水波。山中的一花一草,也能让我这老头子盘旋留连。任凭别人笑话,说我甚少有风云气概,倒是有很多儿女情长。不用等着购置田地房舍。每日里朝起吟诗晚来醉酒,习惯了让时间虚度。那百尺高的楼,更是去问它平地又如何。早晨来了斜风细雨,欣喜那尘世的纷扰到不了我这渔人的蓑衣。这一杯酒,呼唤陈元龙,来听听我这豪迈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词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上阕通过对林间鸡犬、江上村墟等景象的描写,展现出宁静的乡村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留恋。“任人笑”几句则写出他不在乎他人看法,我行我素的情态。下阕进一步强调他不求功名利禄,每天吟诗醉酒、虚度时光也无所谓,还描绘了风雨中怡然自得的情景,体现出脱俗之意。最后以酒唤人听浩歌作结,更显豪迈不羁。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深远,表达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