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幹画马赞
韩幹之马四。其一在陆,骧首奋鬣,若有所望,顿足而长鸣。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择所由济,跼蹐而未成。其二在水,前者反顾,若以鼻语,后者不应,欲饮而留行。以为厩马也,则前无羁络,后无箠策;以为野马也,则隅目耸耳,丰臆细尾,皆中度程。萧然如贤大夫贵公子,相与解带脱帽,临水而濯缨。遂欲高举远引,友麋鹿而终天年,则不可得矣,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骧(xiāng)首:抬头。
- 奋鬣(liè):抖动鬃毛。
- 尻(kāo):屁股。
- 跼蹐(jú jí):形容畏缩不安。
翻译
韩幹所画的马有四匹。其中一匹在陆地上,抬头抖动鬃毛,好像有所期望,跺脚而长声嘶鸣。其中一匹想要渡河,屁股高抬着头低下,选择渡河的路径,畏缩着还没有成功。另外两匹马在水中,前面的那匹回头看,好像在用鼻子说话,后面的那匹不回应,想要饮水而停下脚步。如果认为是厩中的马,那么前面没有缰绳马络,后面也没有鞭子;如果认为是野马,那么眼睛斜着、耳朵竖着,肥壮的胸脯、纤细的尾巴,都很符合标准。一副萧然的样子像贤德的大夫、高贵的公子,一起解下衣带、脱下帽子,临近水边而洗涤帽缨。于是想要高飞远走,与麋鹿为友而度过余生,但又做不到,大概就是悠闲自得啊,姑且这样度过岁月而且没有什么追求吧。
赏析
这首赞文生动地描绘了韩幹所画之马的不同姿态和神情。通过对马的细致观察和传神描写,赋予了这些马独特的性格和气质。既像没有束缚的野马般自由不羁,又有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高雅。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将静态的画马表现得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画面中跃然而出。文字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展现了苏轼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也体现了他自由洒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