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 苏轼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乐著作:乐京,生平不详,与苏轼有交往。“著作”为官职名。
  • 天庆观:道观名。
  • ****醮(jiào):原意是祭,为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以祈求福佑。
  • 浊世:混乱的时世、尘世。
  • 肯下临:愿意降临。
  • 飞步:轻快的步伐,形容如能飞动般轻快。
  • 五云:青、白、赤、黑、黄五种颜色的云,常被视为祥瑞。这里借指天庆观所处仙境。
  • 通明殿: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宫殿。
  • 玉佩音:玉佩碰撞发出的声音,传说神仙身上佩戴玉佩,走路时会发出这种声音。

翻译

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之中,神仙们肯降临此地。我在梦中追寻,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那深远的五彩云深处。只是没有机会登上那通明的仙殿,只能微微听到仙人玉佩发出的美妙声音。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空灵幽远的意境。开篇“浊世纷纷肯下临”,将尘世的纷扰与神仙的肯于降临形成对比,暗示出天庆观醮仪式仿佛是尘世与仙境的一次特殊链接。“梦寻飞步五云深”,通过“梦寻”和“飞步”描绘出一种超脱于现实、悠然向仙境探索的状态,“五云深”更是增添了仙境的神秘遥远之感。后两句“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进一步渲染出对仙境既向往又难以企及的复杂情绪,只能微微听见玉佩声,更衬托出仙境的高妙神秘。整首诗虽表达的是对神仙仙境的想象与追慕,其实也融入了苏轼在尘世中对于超尘脱俗境界的精神追求,透露着一种高雅而略带遗憾的情感基调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