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介,并叙

· 苏轼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 松风吹菵露,翠湿香袅袅。 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 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 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 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 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 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 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騕袅。 时从佛顶岩,驰下双莲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台:山名。
  • (wǎ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应真:佛教语,罗汉的意译。
  • 飞锡:佛教语,僧侣等执锡杖飞空。
  • (xiāo)然:无拘无束貌。
  • 耿耿:明亮。
  •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 赤城:山名。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hù)壶:一种盛液体的大腹容器。

翻译

我在梦中游览天台,横空的石桥是那么小。松风吹拂着菵草的露水,翠绿湿润香气袅袅。罗汉执锡杖飞空而过,在深涧之上云鸟飞过。我举心想追随他们,无拘无束地已到了松树梢。微妙言语如珠玉灿烂,没说意思就已明了。醒来如同堕入空境,明亮的窗户曙光初照。众生陷入迷网之中,独自通达的从古就少。杜介你是什么样的人,在万物之上长啸。妻子儿女空有四壁,振作马鞭想着轻巧矫捷。于是就去赤城游览,飞步登上那隐隐约约之处。询问禅意不回家,多次被瓠壶围绕。什么人能懂这志向,佛眼自然会看得清楚。我梦中你出现,卓然而绝不是妖邪。仙花在茶碗中绽放,修剪刻画着葵和蓼。从今以后更不出去,关闭家门悠闲地骑着骏马。时常从佛顶岩,驱驰下到双莲沼。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奇幻的意境和深邃的思考。诗人以梦境开篇,描绘了天台的神奇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诗中对杜介的形象和志趣进行了刻画,突出了其超凡脱俗。同时,也表达了对禅意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诗将梦境与现实、理想与感悟交织在一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词语运用奇妙,如“翛然”“耿耿”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