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一个犁牛半块田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拼音

译文

半块田地,一头耕牛,收成好,收成坏,全凭老天说了算。虽然粗茶淡饭,但每顿都能吃饱,早晚吃的都很香甜。粗布的衣服比丝绸的穿着暖和,长也能穿,短也能穿。有三两间草屋,住着舒服,出去放心。雨过天晴,驾着小船去钓鱼,边钓鱼边喝酒,生活坦然。晚上回来,与儿女在灯前谈古论今,其乐融融。睡觉睡到日上三竿,快活赛过神仙。到南山无人的空谷读书,想疯就疯,不怕人笑话。

注释

犁牛:耕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犁牛:耕牛。
  • 凭天:听凭上天安排。
  • 丝绵:蚕丝绵。

翻译

一个耕牛和半块田,庄稼收成如何全凭上天,田地荒芜与否也全凭上天。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却觉得早上吃香甜,晚上吃也香甜。穿着粗布衣服只要能保暖,就胜过那丝绵,衣服长些可以穿,短些也可以穿。有几间茅草屋,不论是外出还是在家中都感到安然。雨过天晴后驾着小船,一边是鱼儿,一边是美酒。晚上回到家,儿女们在灯前聊天,说今道古。太阳升起很高了我还独自睡着,谁是神仙?我就是神仙。在南山空谷中读一卷书,疯狂痴迷,放浪形骸。

赏析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种闲适、淡泊的田园生活。作者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述,如半块田、粗茶淡饭、布衣、草舍茅屋等,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无欲无求,强调内心的满足和安宁。无论是耕种的收成,还是衣食住行,都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体现了一种超脱的心境。同时,与儿女夜话、雨过驾船、独眠高卧、读书南山等场景,展现了生活的自在与惬意。整首曲子语言朴实,意境清新,传达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心境的追求。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