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卷一·服疑(事势)
注释
- 疑:同“拟”,比,类似。
- 绝尤:杜绝过分。尤,过分。
- 加五等:指加五个等级。
- 至适至和:极其合适、极其和谐。
- 奇服文章:奇特的服饰和文采。
- 埤(pí)人:低贱的人,小人物。埤,低下。
- 上僭(jiàn):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名义、礼仪或器物。僭,超越本分。
翻译
在服饰上有类似的情况,这就是要争先;恩泽深厚程度上有类似,就是要争赏赐;权力上有类似,就是要争强大;在等级上没有限制,这就是要争尊崇。那些人,离得近就希望侥幸获得,有类似情况就会相互竞争。因此等级明确,那么下面的人就不会有非分之想;权力杜绝过分,那么臣子就没有非分的志向。所以天子对于他下面的人,增加五个等级以后,再过去的就是臣子;臣子对于下面的人,增加五个等级以后,再过去的就是仆人。仆人也是臣子的礼节。然而称仆人而不敢称臣子,是为了尊崇天子,避免嫌疑。 制定服饰的准则,是选取极其合适、极其和谐以给予百姓,用极其美好、极其神奇的奉献给帝王。奇特的服饰和文采,是用来区分上下并且区别贵贱。所以地位高低不同,那么名号不同,那么权力不同,那么事态形势不同,那么旗帜徽章不同,那么祥瑞不同,那么礼仪恩宠不同,那么俸禄秩位不同,那么帽子鞋子不同,那么衣带不同,那么环佩不同,那么车马不同,那么妻妾不同,那么恩泽厚实不同,那么宫室不同,那么床席不同,那么器皿不同,那么饮食不同,那么祭祀不同,那么死丧也不同。所以地位高那么这种等级都高,地位低那么这种等级都低。高于别人的人根据这种等级来对待他人,低于别人的人根据这种等级来承受。晋升那么这种等级跟着提升,黜退那么这种等级跟着减损。尊贵全面丰富,低贱全面减少;贵贱有级别,服饰职位有等级。等级既然设立,各自处在其界限内,人们遵循其法度。擅自越退就会被责备,超越本分就会被诛杀。确立法规来让人们习惯,设置官职来管理人们,因此全天下看到服饰就知道贵贱,望见徽章就知道其权势,让人们安定其内心,各自专注其职责。 所以众多而天下不迷惑,传扬久远而天下能识别敬服。卑贱和尊贵已经明确,上下已经区分,那么人伦就有了准则。于是君主和臣子,如同太阳和星星。臣子不可能达到可以怀疑君主,低贱之人不可能达到可以冒犯尊贵之人。下面不跨越等级,那么上位的就尊贵;臣子不超越级别,那么君主之位就安稳;谨守伦理纲纪,那么混乱就没有理由产生。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等级制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服饰、权力、名号等方面的区分来明确贵贱尊卑秩序。强调只有等级分明,各守其分,才能使社会稳定有序。文中对不同等级所具有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各个方面强调了森严的等级规定。反映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意识,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体现了贾谊对于治国理政和社会秩序的一些思考和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