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 寄王如水

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病鲤暴鳃,飞鸿铩羽,同吊寒江水。见时相对,将从何处说起? 每每顾影自悲,可怜骯髒骨,消磨如此。糊眼冬烘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孙:神话中称织女为天孙。这里借指掌管科举考试事宜的天神 。
  • 颠倒:这里指混淆是非,使贤才不得其用。
  • 蕊宫榜:蕊宫即道家所说的仙宫,这里指代科举考试放榜。
  • 抱玉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是石头,结果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在荆山下痛哭,文王派人琢玉,果然得到美玉 ,即和氏璧。此处用此典故表示有才者却因科举不公而悲愤。
  • 病鲤暴鳃:传说鲤鱼逆水而上,跃过龙门就变成龙,如果跳不过就会曝鳃碰壁而返。这里比喻科举落第。
  • 飞鸿铩羽(shā yǔ):飞鸿指高飞的大雁,铩羽指翅膀伤残。比喻有才华者遭受挫折。
  • 骯髒(kǎng zǎng)骨:高尚正直的品格。
  • 糊眼冬烘鬼梦时:“糊眼冬烘”形容考官糊涂昏庸,不明事理;鬼梦时指如同在荒谬的梦境中。
  • 憎命文章难恃:上天好像厌恶文人的命运,文章写得好也难以依靠它改变命运 。
  • 聊复尔耳:意思是姑且如此而已。

翻译

掌管科举的天神仿佛已经老迈昏聩了啊,搅乱颠倒了天下多少杰出的人才?科举发榜之后,简直要让那怀抱美玉的卞和悲愤到死。就像生病的鲤鱼在龙门下碰壁曝鳃,高飞的大雁折伤了翅膀,都只能一同对着寒江凭吊自己的遭遇。等见面的时候,真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常常对着自己的影子暗自悲叹,可怜我这一身高尚正直的品格,竟然被消磨成这般模样。那些糊里糊涂、昏聩无能的考官就像在鬼梦之中胡乱评卷,空有才华却难以凭借文章改变这不被命运眷顾的境遇。只有几本残破的书籍,半窗微弱的寒烛,陪伴我独处于这冷落荒僻的书斋之中。我也不能免俗,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姑且自我安慰罢了。

赏析

这首词是蒲松龄科举失意后的感慨之作,情感深沉悲愤。开篇以“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一句,直接对科举制度的不公进行谴责,矛头指向那颠倒贤愚的“天孙”,展现出对不公平现象的强烈激愤。通过“抱玉卞和哭死”“病鲤暴鳃”“飞鸿铩羽”等典故的运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像自己这样的文人在科举道路上的艰难与悲哀。 下阕中“每每顾影自悲”几句,词人袒露自己内心的痛苦,为自己高尚品格未被认可、才华被埋没而哀伤。对昏庸考官的批判“糊眼冬烘鬼梦时”一针见血。“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描绘出极为清冷孤寂的生活场景,烘托出其落寞凄凉的心境。最后“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耳”一句看似自我宽慰,实则蕴含了无尽的无奈与自嘲。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悲惨命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蒲松龄

蒲松龄

清山东淄川人,字留仙,号剑臣,又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少时应试,为学政施闰章所激赏,至康熙五十年始成贡生。久为乡村塾师,中间一度至宝应县为幕宾。博采传闻,作小说《聊斋志异》,谈狐说鬼,实对时弊多所抨击。另有诗文集及俚曲,均以“聊斋”命名,另有其他著述。一说《醒世姻缘》亦出其手。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