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缓师表

臣猥以幽孱,曲承临照。僻在幽远,忠义自持。唯将一心,上结明主。比蒙号召,自取愆尤。王师四临,无往不克。穷途道迫,天实为之。北望天门,心悬魏阙。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⑩也。微臣薄躯,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号咷郁咽,盍见舍乎? 臣性实愚昧,才无异禀,受皇朝奖与,首冠万方,奈何一日自踵蜀汉不臣之子,同群合类,而为囚虏乎?贻责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岂独臣不忍为,亦圣君不忍令臣之为也。况乎名辱身毁,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宽之赦之。 臣又闻:鸟兽,微物也,依人而犹哀之。君臣,大义也,倾忠能无怜乎?倘令臣进退之迹,不至丑恶,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愿毕矣,实存没之幸也。岂惟存没之幸也,实举国之受赐也。岂惟举国之受赐也,实天下之鼓舞也。 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猥(wěi):谦辞,表示自谦。
  • 孱(chán):软弱。
  • 愆(qiān)尤:罪过。
  • 魏阙(què):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借指朝廷。
  • 赤子:婴儿,这里指百姓。

翻译

臣我凭仗着卑微又软弱,有幸承蒙您的垂顾照耀。身在偏僻遥远之地,却能坚守忠义。只愿将这一片真心,向上与英明的君主相连结。近来承蒙号召,却自己招来罪过。王师从四面而来,所到之处无不攻克。走到穷途末路,实在是上天的安排。向北遥望朝廷,心向着朝廷。可叹这一座城中的百姓,是我们君主的子民啊。我这微薄的身躯,是我们君主的外臣啊。怎能忍心让这一朝,就忘记了养育之恩,痛哭哽咽,为何不能舍弃(攻打)呢? 我的性情实在愚昧,才能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受到皇家的奖赏,在众多方面居首位,怎奈一天里自己步蜀汉那些不忠诚之人的后尘,与他们同流合污,而成为囚徒和俘虏呢?给天下留下指责,让祖先蒙羞,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岂止是我不忍心这样做,也是圣明的君主不忍心让我这样去做啊。况且名誉受损身遭毁灭,这是古人所嫌恶畏惧的呀。别人所嫌恶畏惧的,我不敢嫌恶畏惧啊。只希望陛下能宽容我饶恕我。 我又听说:鸟兽,是微小的生物,依靠人尚且让人怜悯它们。君臣,这是大的道义,倾尽忠心怎能不被怜惜呢?倘若让我的进退踪迹,不至于丑恶,宗庙社稷的损失,不是从我这里开始,那我生死的愿望就达成了,实在是生死的幸运啊。岂止是生死的幸运,实在是全国都受到恩赐啊。岂止是全国受到恩赐,实在是天下人都受到鼓舞啊。 皇天后土,实在可以证明我这些话。

赏析

这篇文章是李煜向北宋朝廷乞求延缓进攻的表文。文中李煜表达了自己的卑微与无奈,强调对北宋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不愿成为不忠之臣和亡国之虏,希望宋廷能宽恕他。同时,他以鸟兽依人而被怜悯作比,呼吁君主要怜惜臣子的忠心。整篇文章语言恳切,充满哀求和期盼。但在当时的局势下,这种请求并未能改变南唐最终被北宋吞并的命运。从文学角度看,文辞优美且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煜在文学表达方面的功底。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