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窦娥冤(第四折)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屈死的于伏①罪名儿改。
拼音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
关汉卿的其他作品
- 《 黄钟 · 侍香金童 》 —— [ 元 ] 关汉卿
- 《 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二折) 》 —— [ 元 ] 关汉卿
- 《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第二折) 》 —— [ 元 ] 关汉卿
- 《 【正宫】白鹤子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
- 《 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 —— [ 元 ] 关汉卿
- 《 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 》 —— [ 元 ] 关汉卿
- 《 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一折) 》 —— [ 元 ] 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