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浩然堂记
注释
- 新喻:地名,在今江西新余。
- 工诗:擅长作诗。
- 窃:私下。
- 浍(kuài):田间水沟 。
- 汪濊(huì):水多的样子。
- 蔑:淹没。
- 陨:毁坏、坠落。
- 渟(tíng):水停止不流,这里指水积聚。
- 潢漾(huáng yàng):广大无涯的样子。
- 相属(zhǔ):相互劝酒。
翻译
新喻的吴君,有志于学习且擅长作诗,家中有山林带来的乐趣,隐居不出来做官,他给自己的堂取名叫“浩然”。他说:“孟子是我的老师,孟子曾说:‘我善于修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我私下里很喜欢这句话,却不明白它的道理,请你为我讲讲其中的缘故。” 我回答他说:“你住在江边,也曾经观察过江水吗?秋雨按时到来,田间的水沟都涨满了水,众多水流一同涌出来,汇聚在一起。江水汪洋一片,四处漫溢,填满了山坑山谷。然后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淹没了沙洲小岛,漫上了丘陵,肆意前行,碰到树木树木就被冲断,撞到石头石头就被冲毁,气势磅礴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它。你试着探究一下,江水为什么会如此气势磅礴呢?水并没有刻意要流到深处,也没有故意要流动,遇到高处就积聚,遇到低处就流淌,忘掉自我而顺应外物,不因为路途平坦就奋勇向前,不因为道路险阻就胆怯退缩。所以当它奔腾起来,就气势浩大地流向四海。古代的君子,平常注意修养自己的心性,内心充实,不依赖外界的力量,他们的内心广大无涯,和天地一样永恒。静止的时候,人们无法揣测他们;行动的时候,人们无法阻挡他们。富贵不能使他们的心志迷乱,贫贱不能让他们忧愁。在夷狄之地和患难之中也不会屈服,面临生死得失的抉择也不会恐惧,大概也就是具备了浩然之气的缘故啊。所以孟子说:‘这种气,极其宏大,极其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且不伤害它,它就能充满天地之间。’如今我要登上你的浩然堂,举起酒杯相互劝酒,敲击枯木唱歌,自由自在地置身于万物之外,你真的认为我能做到有浩然之气吗?” 元丰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苏辙写下这篇记。
赏析
本文围绕“浩然之气”展开。作者借回答吴君对于“浩然之气”的疑问,以江水作比,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何为浩然之气。江水汇聚后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这是因为它顺应自然,无为而为。类比到古代君子,他们注重修养内心,充实自我,不为外物所动。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坚守自我,秉持正义,从而具备一种宏大刚强的精神气质。文章既有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又蕴含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苏辙对“浩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推崇。而且以记为体裁,结构严谨,文风质朴自然,情理相生。

苏辙
苏辙的其他作品
- 《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湖桥 》 —— [ 宋 ] 苏辙
- 《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 —— [ 宋 ] 苏辙
- 《 白须 》 —— [ 宋 ] 苏辙
-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 [ 宋 ] 苏辙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 —— [ 宋 ] 苏辙
- 《 游庐山山阳七咏开先瀑布 》 —— [ 宋 ] 苏辙
- 《 上巳后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寿州城东龙潭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