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幄:织锦的帐幕。幄,wò。
- 翠屏:绿色的屏风。
- 漫倚:随意地倚靠。
翻译
华丽的帷帐中香气消散,翠绿的屏风上生出雾气,装扮好后随意地倚靠在纱窗旁。一双青雀飞到空旷的庭院中,梅花自行在无人的地方飘落。回头看那遥远的天边,归期又被耽误,绫罗衣裳禁不起东风的吹拂舞动。垂杨柳的枝条上明月皎洁明亮,可怜只能独自登上银床离开。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词的上阕通过“锦幄销香”“翠屏生雾”等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寂寞的氛围,青雀、自落的梅花进一步烘托了这种孤寂。下阕则着重抒发女子的相思与哀怨,“归期又误”表达对远方爱人归来的期盼而不得的失落,“罗衣不耐东风舞”体现出她的柔弱和无奈,结尾“垂杨枝上月华明,可怜独上银床去”以景结情,更加突出了她的孤单与凄凉。整首词情景交融,细致地刻画了闺中女子的愁绪和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宋徵舆
清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直方,一字辕文。明末诸生(俗称秀才),与陈子龙、李雯均为畿社名士,并称“云间三子”。明亡后先后考中清朝举人、进士(顺治四年进士),开始仕清。官至副都御史。工诗,精炼则不及子龙。著有《林屋诗文稿》、《广平杂记》、《琐闻录》。《四库全书提要》云: “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以古学相砥砺,所作以博赡见长,其才气睥睨一世 ,而精练不及子龙 ,故声誉亦稍亚之云。”。
宋徵舆是云间词派中最先填词者,对促进云间词派形成有重大影响,虽然此后陈子龙的填词成就超过他而成为盟主,但是宋徵舆的开创之功却不容忽视。据野史笔记传说,宋徵舆十六岁时与当时名妓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于被驱逐对象,因此找宋徵舆商量,宋性格软弱,建议“姑避其锋”,柳如是大怒,与其断绝关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采用了这个说法,但是未知是否确凿。这个说法虽然是野史,却不断被研究柳如是和宋徵舆的学者当做史实用以支撑自己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写出,聊备一说。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