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 满庭芳 · 武林感旧

· 汤式
钱唐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山空蒙湖潋滟随处写坡仙旧诗?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林:杭州的别称。
  • 钱唐:即钱塘,杭州的旧称。故址:旧址、过去的地址。
  • 东吴霸业:指春秋时吴国孙权以杭州一带为根据地建立霸业。
  • 南渡京师:指宋室南渡,以杭州为都城。
  • 四百八十寺:出自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此处泛指杭州众多的寺庙。
  • 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潋滟(liàn yàn):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
  • 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其写过许多描绘西湖的诗作。
  • 水 清浅月黄昏: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 逋老:指北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西湖孤山, 谥号“和靖先生”,后世称他林逋。
  • 荒祠:荒废的祠堂。

翻译

钱塘这昔日的旧址,曾经见证过东吴的霸业,后来又成为宋室南渡后的京城。这中间那众多的寺庙,如今已不复当年的模样。山色迷茫,湖水潋滟,处处还能书写坡仙苏轼旧日赞美此地的诗篇吗 ?湖水清澈,月光昏黄,又有谁会去凭吊林逋那荒废的祠堂?此情此景让人伤感深思,西湖如今竟是这般景象,还怎么能与西施相媲美呢 ?

赏析

这首散曲充满了怀旧与感伤之情。开篇回顾杭州往昔的辉煌,曾是东吴霸业之地,又是南渡后的都城,引发了深深的历史沉思。“ 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借寺庙今昔变化,写出繁华不再。作者巧妙化用前人诗句,通过西湖山水的描写,如“山空蒙湖潋滟”“水清浅月黄昏”,营造出一种诗意且惆怅的氛围。“写坡仙旧诗 ”“吊逋老荒祠” 的发问,流露出对往昔文化胜景如今难以寻觅的遗憾,对曾经风采不再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结尾处把如今的西湖与西施相比较 ,更凸显出作者对西湖今不如昔的感伤,也含蓄地表达了岁月变迁、繁华消歇带给人的悲凉心态。整首曲词文辞典雅又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将对杭州历史变迁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

汤式

汤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戏剧家。字舜民,号菊庄。象山(今属浙江)人。曾为本县县吏,不得志,落魄江湖。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年间常得恩赏。 汤式的作品以曲录史,思想内容丰厚,极大地开拓了散曲文学的题材范围。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进而总结历史、感叹人生;描述了元朝灭亡时候的衰残景象,同时传达出对新王朝的期盼;而他以散曲体裁表达悼念之情,开创悼亡散曲的肇端。 汤式是现今存曲最多、散曲题材很广泛的一位由元到明的曲家,他的曲作创作技巧圆熟,艺术风格多样,具有浓郁的曲味。汤式算得上是元散曲跨越时代的殿军,可说得上是在明散曲这新舞台上走旧台步的揭幕人。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