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蟾宫曲
冷清清在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风儿斜,月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骂一声张郎:《西厢记》三本三折:“我则道你文学海样深,谁知你色胆有天来大。”“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不想去跳龙门,学骗马。”可做此句注脚。张郎,指张君瑞。
“问一会”二句:《西厢记》三本二折:红娘将张生的简贴儿放在妆盒儿上,只见莺莺“厌的早扢皱了眉头,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然后大骂红娘,“谁敢将这简贴来戏弄我?”当红娘揭了她的底,她又絮絮叨叨地问红娘:“张生近日如何?”
荡悠悠:言魂梦飘飘忽忽,悠悠荡荡。高唐:宋玉《神女赋》叙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后因以“梦高唐”代男女欢爱之事。
汤式
汤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戏剧家。字舜民,号菊庄。象山(今属浙江)人。曾为本县县吏,不得志,落魄江湖。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年间常得恩赏。 汤式的作品以曲录史,思想内容丰厚,极大地开拓了散曲文学的题材范围。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进而总结历史、感叹人生;描述了元朝灭亡时候的衰残景象,同时传达出对新王朝的期盼;而他以散曲体裁表达悼念之情,开创悼亡散曲的肇端。
汤式是现今存曲最多、散曲题材很广泛的一位由元到明的曲家,他的曲作创作技巧圆熟,艺术风格多样,具有浓郁的曲味。汤式算得上是元散曲跨越时代的殿军,可说得上是在明散曲这新舞台上走旧台步的揭幕人。
► 8篇诗文
汤式的其他作品
- 《 正宫 · 小梁州 · 扬子江阻风 》 —— [ 明 ] 汤式
- 《 双调 · 天香引 · 西湖感旧 》 —— [ 明 ] 汤式
- 《 中吕 · 醉高歌带红绣鞋 · 客中题壁 》 —— [ 明 ] 汤式
- 《 双调 · 庆东原 · 京口夜泊 》 —— [ 明 ] 汤式
- 《 正宫 · 小梁州 · 九日渡江 》 —— [ 明 ] 汤式
- 《 中吕 · 谒金门 · 落花二令 》 —— [ 明 ] 汤式
- 《 中吕 · 满庭芳 · 武林感旧 》 —— [ 明 ] 汤式
相关推荐
- 《 双调 · 清江引 · 题情 》 —— [ 元 ] 任昱
- 《 南吕 · 干荷叶 · 咏史 》 —— [ 元 ] 无名氏
- 《 越调 · 黄蔷薇过庆元贞 · 御水流红叶 》 —— [ 元 ] 顾德润
- 《 中吕 · 普天乐(二首) 》 —— [ 元 ] 张养浩
- 《 中吕 · 红绣鞋 · 郊行 》 —— [ 元 ] 周德清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妆 》 —— [ 元 ] 查德卿
- 《 中吕 · 朝天曲 》 —— [ 元 ] 张养浩
- 《 双调 · 蟾宫曲 · 西湖寻春 》 —— [ 元 ] 徐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