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阁

峥嵘梵阁碍银潢,且对畦衣问马王。 落日断云连楚粤,缺钟坏像杂梁唐。 英豪已往雄图歇,栋宇犹存古意荒。 惆怅石湖题柱在,倚栏无句独凄凉。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慈氏阁高耸的样子。
  • **梵阁):佛寺的楼阁。
  • **银潢:银河。
  • **畦衣:僧衣,因其有横竖相间的线条,如同田畦,故名。
  • **马王:即马头明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 **断云:片云。
  • **楚粤:指代湖南、广东等地。
  • **缺钟:残缺的大钟。
  • **坏像:破损的佛像。
  •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

翻译

高耸的慈氏阁仿佛挡住了银河的去路,我暂且面对身着僧衣的僧人询问马头明王的事宜。落日余晖中,飘荡的片云连接着楚地和粤地。破旧残缺的大钟和佛像杂乱地留存着,见证着梁唐等朝代的过往。曾经的英豪早已离去,他们的雄伟宏图也已停歇,如今只有这楼阁依然矗立,散发着往昔荒芜的古韵。惆怅的是石湖居士范成大当年题柱的字迹还在,我倚靠栏杆却想不出诗句,唯独满心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慈氏阁的壮观景象和历经岁月后的沧桑感。首联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慈氏阁的高耸,展现出其雄伟的气势,同时引出诗人与寺中僧人的交流。颔联通过“落日断云”描绘出广阔的空间感,而“缺钟坏像”则体现出慈氏阁的破败与历史的厚重,将现实中的衰败之景与曾经的辉煌朝代相联系,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感。颈联由阁中的景象联想到往昔英豪的消逝和雄图的破灭,进一步深化了历史兴衰的感慨。尾联借石湖居士题柱仍在,而自己却难寻佳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对前代诗人的追慕,以及面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惆怅之情。整首诗将眼前之景、历史兴衰与个人情感相融,充满了沉郁的历史沧桑感。

乐雷发

宋道州宁远人,字声远。少颖敏,长于诗赋,累举不第。门人姚勉登科,以让第疏上。宝祐元年,理宗亲召试对,特赐及第。后因数议时政不用,归隐雪矶,号雪矶先生。有《雪矶丛稿》。 ► 1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