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

· 陈杰
千载生诸葛,馀才了十丕。 百年巴蜀佐,三代渭滨师。 礼乐无兴日,乾坤有闰时。 空留文字在,不愧说兼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载:形容岁月长久。 诸葛:指诸葛亮(Zhuge Liang),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馀才:剩馀的才能。 :指曹丕,三国时期魏的开国皇帝。 巴蜀:指蜀汉所在地,今四川、重庆等地。 :辅佐。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这里借指长久的时代。 渭滨师:指在渭水之滨的军师,此处也是指诸葛亮。 礼乐:礼节和音乐,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制度。 乾坤:天地。 :本义是余数,这里指不顺利或有波折。 文字:指诸葛亮的著作和言论。 兼伊:兼指伊尹和周公,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 }

翻译

{ 千年来诞生了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他的才能超过了曹丕许多。 他在巴蜀之地辅佐了百年,是长久以来如渭水之滨的军师般的存在。 当礼节和音乐不再兴盛的时候,天地间也有不顺利的时候。 只留下他的文字著作还在,他不愧能与伊尹和周公相媲美。 }

赏析

{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诗的前两句通过将诸葛亮与曹丕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过人才能。接下来两句强调了他在巴蜀之地的辅佐之功以及其影响的深远。“礼乐无兴日,乾坤有闰时”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感慨,暗示了时代的动荡和不安。最后两句,肯定了诸葛亮的著作和言论的价值,认为他的品德和才能足以与伊尹、周公这样的贤臣相提并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