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平野余秋山被荐北行

· 陈杰
朔云垂天野四平,羌笛叫月山秋清。 金台此日燕万里,绵蕞当年鲁两生。 衢路屏营诗少味,江关萧瑟赋多情。 西风瞥眼鲈鱼鲙,一夜相思闻雁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云:北方的云。朔,北方。
  • 垂天:覆盖天空。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常用于表达边塞的哀愁。
  • 叫月:形容羌笛声高亢,似乎能唤起月亮。
  • 金台:指京城的高台,这里可能指元大都(今北京)。
  • 燕万里:燕,古国名,这里指代北方。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绵蕞:绵延不断。蕞,小。
  • 鲁两生:指鲁国的两位贤人,这里可能指代有才学的人。
  • 衢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 屏营:彷徨,徘徊。
  • 江关:江边的关隘,这里泛指边疆。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 鲈鱼鲙:鲈鱼的美味。鲙,细切的鱼肉。
  • 瞥眼:一瞬间。
  • 闻雁声:听到雁的叫声,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和思乡之情。

翻译

北方的云覆盖着天空,四野一片平坦,羌笛声高亢,似乎能唤起秋夜的月亮,山间的秋色显得格外清冷。 在京城的高台上,今日我思念着遥远的北方,就像当年鲁国的两位贤人一样,绵延不断的思绪。 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徘徊,诗中少了些许滋味,江边的关隘显得凄凉,赋中却多了许多情感。 西风一瞬间吹过,想起了鲈鱼的美味,一夜之间,我对你的思念随着雁声传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方秋天的景色,通过“朔云垂天”、“羌笛叫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凄凉的氛围。诗中“金台此日燕万里”与“绵蕞当年鲁两生”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后两句则通过“衢路屏营”和“江关萧瑟”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结尾的“西风瞥眼鲈鱼鲙,一夜相思闻雁声”则巧妙地将食物与思乡之情结合,以雁声作为载体,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