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

· 陈杰
客里萧萧两鬓秋,此身何止二宜休。 礼文疏似嵇中散,疾病多于沈隐侯。 愧我空餐有悬特,看君迎刃解全牛。 夜来一炬平安火,剩喜先宽玉食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 二宜休:指应该退休。
  • 嵇中散:指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散漫不羁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 沈隐侯:指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沈约,因其多病而著称。
  • 悬特:指空悬的特殊职位,此处指空有职位而无实际作为。
  • 迎刃解全牛:比喻技艺高超,做事得心应手。
  • 一炬平安火:指夜晚点燃的平安火,用以祈求平安。
  • 玉食:指精美的食物,此处指皇帝的饮食。

翻译

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我的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两鬓染上了秋色,我感到自己不仅应该退休。我的礼节文雅似乎像嵇康那样散漫,而我的疾病却比沈约还要多。我感到惭愧,因为我虽然有一个特殊的职位,却无所作为,而你却能像解牛一样轻松应对各种事务。夜晚点燃的平安火,让我感到庆幸,至少先缓解了皇帝饮食上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友人的赞赏。诗中,“萧萧两鬓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老态,而“此身何止二宜休”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退休的渴望。通过对嵇康和沈约的比喻,诗人自嘲地表达了自己的散漫和多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的能干和自己的无为。最后,诗人通过“一炬平安火”来表达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关注。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