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不调病一月馀

· 方回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 尘飞泥涴三春尽,热熯寒僵一月强。 乍把酒杯嫌药气,屡翻诗卷写医方。 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和:指身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 膈痰:胸膈间的痰液。
  • 鼻涕:鼻腔分泌物。
  • 头疡:头部疮疡。
  • 尘飞泥涴:尘土飞扬,泥水溅污。
  • 热熯:炎热。
  • 寒僵:寒冷导致身体僵硬。
  • 药气:药物的气味。
  • 诗卷:诗集。
  • 医方:治疗疾病的处方。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
  • 绵衣:棉衣。

翻译

身体不再保持阴阳平衡,按照常规调理已无济于事,胸膈间有痰,鼻涕不断,头部还生了疮。 三春已过,尘土飞扬,泥水溅污,天气炎热,寒冷又使身体僵硬,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 偶尔拿起酒杯,却嫌药味太重,频繁翻阅诗集,记录医治的方子。 每年都会想起古人的话,端午节时,棉衣还不能收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作者因身体不适而经历的一个月,反映了身体的痛苦和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膈痰鼻涕”、“头疡”等具体症状,生动地描绘了病痛的折磨。同时,通过“尘飞泥涴”、“热熯寒僵”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引用古人的话,提醒人们在端午节时仍需注意保暖,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