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生日二首

· 方回
倚楼历历算行藏,艰阻颠危暗自伤。 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怜三岁父云亡。 岭南蛊毒千山雾,燕北毡寒六月霜。 殿榜郡符皆画饼,空馀骨痛似金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作者生日的年份。
  • 历历:清晰分明。
  • 行藏:行迹,指一生的经历和遭遇。
  • 七旬:七十岁。
  • 天所借:意指生命是上天借给的,暗示生命的脆弱和有限。
  • 三岁父云亡:三岁时父亲去世。
  • 蛊毒:传说中能害人的毒物,这里比喻险恶的环境。
  • 毡寒:形容北方寒冷,毡是北方民族常用的保暖材料。
  • 六月霜:六月本应是夏季,却有霜,形容气候异常寒冷。
  • 殿榜郡符:指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和郡试的合格证明,这里比喻功名。
  • 画饼:比喻虚有其表,不能实现的东西。
  • 金疮:金属利器造成的伤口,这里比喻内心的痛苦。

翻译

站在楼上清晰地回顾一生的经历,艰难和危险让我暗自伤感。 即将迎来七十岁的生日,上天似乎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但谁会同情我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呢? 岭南的山雾中充满了毒害,燕北的毡帐在六月也冷得像霜一样。 那些殿试和郡试的合格证明,都像是画出来的饼,无法充饥,只剩下内心的痛苦如同金属利器造成的伤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一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历历算行藏”一句,既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清晰记忆,也透露出对艰难生活的深深感慨。通过对比“七旬天所借”与“三岁父云亡”,突显了生命的无常和个人的孤独。后两句以岭南的蛊毒和燕北的毡寒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险恶和生活的艰辛。结尾的“殿榜郡符皆画饼”则是对功名虚无的深刻讽刺,而“空馀骨痛似金疮”则深刻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