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

· 方回
五鼎封君食,千金奉使装。 傥来皆外物,不朽有真香。 满酌圣贤酒,虚争上下床。 细思诸葛事,只合卧南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鼎封君食:指君王赐予的丰盛宴席。五鼎,古代贵族宴会时使用的五种不同规格的鼎,象征着尊贵。
  • 千金奉使装:指出使时的豪华装束。千金,形容价值昂贵。
  • 傥来:如果来,假设之意。
  • 真香:指真正的价值或美德。
  • 圣贤酒:指美酒,比喻高雅的文化或智慧。
  • 上下床:指地位的高低。
  • 诸葛事: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事迹。
  • 卧南阳:指诸葛亮隐居南阳,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

翻译

君王赐予的五鼎盛宴,出使时的千金装束, 如果这些都是外在的荣耀,那么不朽的是内心的真香。 满杯的美酒,象征着圣贤的智慧, 何必在意地位的高低,争个上下床。 细细思量诸葛亮的事迹, 他最合适的是隐居南阳,静待时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五鼎封君食、千金奉使装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外在荣耀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内在美德的重要性。诗中“傥来皆外物,不朽有真香”一句,深刻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后文通过对比圣贤酒与上下床,以及诸葛亮的典故,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