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赵无己

· 方回
文才因学进,名誉待时隆。 定有仙能遇,元无鬼可穷。 刚贞侔铁石,猥琐笑蒿蓬。 百尺楼头目,时时没去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酬答,这里指用诗歌来回应他人的赠诗。
  • 名誉:名声,声誉。
  • 待时:等待时机。
  • :兴盛,高。
  • 仙能遇:指有机会遇到仙人或得到仙人的指点。
  • 元无鬼可穷:原本就没有鬼怪可以探究到底。意指世上并无真正的鬼怪。
  • 刚贞:坚定不移的忠诚。
  • :相等,等同。
  • 铁石:比喻坚定不移。
  • 猥琐:形容人的举止庸俗不大方。
  • 笑蒿蓬:嘲笑那些平庸无能的人。蒿蓬,指野草,比喻平庸之辈。
  • 百尺楼头目:站在高楼之巅的视野。
  • 没去鸿:消失在天际的大雁。

翻译

文学才能随着学识的增长,声誉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兴盛。 总有一天能遇到仙人,原本就没有鬼怪可以探究到底。 坚定的忠诚如同铁石般坚硬,嘲笑那些平庸无能的人。 站在高楼之巅,视野开阔,时常能看到大雁消失在天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文学才能与声誉的看法,以及对坚定忠诚品质的赞美。诗中,“文才因学进,名誉待时隆”展现了作者对学问与声誉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学问的积累是声誉提升的基础,而声誉的兴盛则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刚贞侔铁石”与“猥琐笑蒿蓬”,强调了坚定忠诚品质的可贵,以及对平庸之辈的轻蔑。最后,“百尺楼头目,时时没去鸿”则以高楼远望的景象,象征了作者高远的志向与视野。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