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捷疾:迅速,这里指快速获得职位。
- 科第:科举考试。
- 飞腾:迅速升迁。
- 教官:指教授学官,即教育官员。
- 梁城:指开封,古代称为梁。
- 汴:指汴京,即开封。
- 楚郡:指楚地,这里指淮安。
- 台省:指中央政府。
- 书灯:指读书时的灯光,象征学问和勤奋。
翻译
学习儒家学问本就不易,但入仕为官却似乎不难。 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却能迅速成为教育官员。 梁城依傍着古老的汴京,楚地的淮安号称一方重镇。 中央政府里有许多知己,读书的灯光切莫让它感到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送别叶茂叔去淮安教书的作品。诗中,方回首先表达了对儒家学问的尊重,认为其不易掌握。接着,他以叶茂叔为例,说明即使没有通过科举,也能通过其他途径迅速获得官职,如成为教官。诗中提到的“梁城依汴古,楚郡号淮安”描绘了淮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最后,方回鼓励叶茂叔在新的职位上继续努力,不要让学问的光芒因环境的变化而减弱。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体现了对学问和教育事业的重视。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宾旸梅氏山居访茱萸 》 —— [ 元 ] 方回
-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 —— [ 元 ] 方回
- 《 观丧事 》 —— [ 元 ] 方回
- 《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其七 》 —— [ 元 ] 方回
- 《 次韵谢胡子游学正二首 》 —— [ 元 ] 方回
- 《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 —— [ 元 ] 方回
- 《 村路有呼予老朝奉者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