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李显之

· 方回
君居予昔至,古郓泰山隈。 钓地卢泉美,帆天钜野开。 霸思齐相竞,道感鲁儒培。 历世传微学,随时产异才。 稍穷南土胜,端为北堂来。 金错倾求砚,斑衣戏捧杯。 三春芍药国,六代凤凰台。 搜览心应惬,题评句必瑰。 暑风初绿稻,霖雨正黄梅。 江路宜珍护,鹏程积渐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郓(yùn):古代地名,今山东省郓城县。
  • 泰山隈(wēi):泰山的山脚。
  • 钓地:指李显之的居住地,意指其地风景优美,适合垂钓。
  • 卢泉:地名,可能指某处泉水,此处形容其水美。
  • 帆天:形容水面广阔,仿佛可以扬帆远航。
  • 钜野:广阔的原野。
  • 霸思齐相竞:指古代诸侯国争霸,齐国在其中竞争。
  • 道感鲁儒培:感受到鲁国儒家文化的熏陶。
  • 历世传微学:历代传承着精深的学问。
  • 随时产异才:随时都有杰出的人才诞生。
  • 稍穷南土胜:稍微探寻南方的胜景。
  • 端为北堂来:特意为了北方的家而来。
  • 金错倾求砚:用金错刀(一种文具)来求取砚台,形容对文具的珍视。
  • 斑衣戏捧杯:穿着彩衣嬉戏,捧杯饮酒,形容欢乐的场景。
  • 三春芍药国:春天的芍药盛开,形容景色美丽。
  • 六代凤凰台:指历史悠久的凤凰台,六代指多个朝代。
  • 搜览心应惬:搜寻观赏,心情应当愉悦。
  • 题评句必瑰:题诗评价,句子必定瑰丽。
  • 暑风初绿稻:夏日微风中,稻田初绿。
  • 霖雨正黄梅:连续的雨天正是黄梅时节。
  • 江路宜珍护:江边的路途应当珍惜和保护。
  • 鹏程积渐催:像鹏鸟一样远大的前程正在逐渐催促前行。

翻译

你居住的地方,我曾经去过,那是古郓城,位于泰山的山脚。那里有美丽的卢泉,适合垂钓,水面广阔,仿佛可以扬帆远航。古代诸侯国争霸,齐国在其中竞争,而鲁国的儒家文化也深深地熏陶着那里。历代传承着精深的学问,随时都有杰出的人才诞生。你稍微探寻南方的胜景,特意为了北方的家而来。你用金错刀来求取砚台,穿着彩衣嬉戏,捧杯饮酒,春天的芍药盛开,历史悠久的凤凰台见证了多个朝代。搜寻观赏,心情应当愉悦,题诗评价,句子必定瑰丽。夏日微风中,稻田初绿,连续的雨天正是黄梅时节。江边的路途应当珍惜和保护,像鹏鸟一样远大的前程正在逐渐催促前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李显之居住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画卷。诗中不仅赞美了地理环境的优美,还表达了对李显之学识和才华的赞赏。同时,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