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感事

· 方回
溪港周遭曲,田原迤逦赊。 猿猱崖刻削,乌鸟树槎牙。 近水皆宜竹,先春已报茶。 千村经劫火,万境叹虚花。 破落馀神庙,荒残少富家。 见人唯欲避,问事只成嗟。 俗异言难晓,程脩路恐差。 前朝题壁士,往往字如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溪港:溪流和港口。
  • 周遭:周围,四周。
  • :弯曲。
  • 田原:田野。
  • 迤逦:曲折连绵。
  • :遥远。
  • 猿猱:猿猴。
  • 崖刻削:形容山崖陡峭,如同被刀削过一般。
  • 乌鸟:乌鸦。
  • 树槎牙:形容树枝交错,像牙齿一样。
  • 近水皆宜竹:靠近水边的地方都适合种植竹子。
  • 先春已报茶:早春时节,茶树已经开始发芽。
  • 千村经劫火:许多村庄经历了战火的洗劫。
  • 万境叹虚花:形容到处都是虚幻的景象,令人叹息。
  • 破落馀神庙:破败的神庙还残留着。
  • 荒残少富家:荒凉残破,很少有富裕的家庭。
  • 见人唯欲避:见到人只想躲避。
  • 问事只成嗟:询问事情只能叹息。
  • 俗异言难晓:风俗不同,语言难以理解。
  • 程脩路恐差:路程遥远,担心走错路。
  • 前朝题壁士:前朝在墙壁上题诗的人。
  • 字如鸦: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翻译

旅途中的停留之处,溪流和港口周围弯曲,田野曲折连绵,显得遥远。山崖陡峭如刀削,猿猴在其间跳跃;乌鸦在交错的树枝上啼叫。靠近水边的地方都适合种植竹子,早春时节,茶树已经开始发芽。许多村庄经历了战火的洗劫,到处都是虚幻的景象,令人叹息。破败的神庙还残留着,荒凉残破,很少有富裕的家庭。见到人只想躲避,询问事情只能叹息。风俗不同,语言难以理解,路程遥远,担心走错路。前朝在墙壁上题诗的人,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刻画,展现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猿猱崖刻削”、“乌鸟树槎牙”等,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生机。同时,通过对“千村经劫火”、“破落馀神庙”等景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