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禔身(tí shēn):安身。
- 谩(màn):通“漫”,徒然。
- 运去时来:指命运的变迁,时运的流转。
- 孔子三千:指孔子弟子三千人。
- 变鲁:改变鲁国的风俗。
- 太公八十:指姜太公,传说他在八十岁时助周武王兴周。
- 兴周:使周朝兴盛。
- 星辰岁久常差度:指星辰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会有所变化。
- 江海潮生会倒流: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逆转。
- 万有盈亏:指万物都有兴衰变化。
- 悭作(qiān zuò):吝啬地做。
- 醉乡游:指沉醉于某种境界或状态中。
翻译
安身立命于世,徒然有许多忧虑,命运的变迁和时运的流转并非人所能控制。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也难以彻底改变鲁国的风俗;而太公虽八十高龄,却能助周武王使周朝兴盛。星辰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会有所变化;江海潮水涨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倒流。万物都有兴衰变化,这是自然之理,因此,何必吝啬地沉醉于某种境界或状态中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孔子与太公的不同境遇,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主题。诗中,“运去时来不自由”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不可控。后文以星辰和江海潮水的自然现象为喻,进一步阐释了万物盈亏、兴衰更替的自然法则。最后,诗人提出不必过于执着,应顺应自然,享受生活,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