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秀山至半而还有怀宾旸

· 方回
拥书终日汗如浆,试上崔嵬觅晚凉。 忽喜孤烟支拄杖,偶逢平石寘绳床。 十年世事头须白,六月江城草树苍。 莫尽山颠且山半,待携诗友共清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势高峻。
  • 寘(zhì):放置。
  • 绳床:一种简易的坐具,用绳索编织而成。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清觞(qīng shāng):清酒,这里指饮酒作诗的雅集。

翻译

整日埋头读书,汗水如同浆液般流淌,我试着登上高耸的山峰寻找傍晚的凉爽。 忽然间,我欣喜地发现一缕孤烟,足以支撑我拄着拐杖前行,偶然间,我遇到了一块平坦的石头,便放置了我的绳床。 十年的世事变迁,让我的头发变得斑白,六月的江城,草木依然苍翠。 我不想一直走到山顶,而是选择在山腰停下来,等待与我志同道合的诗友,一起举杯共饮,吟咏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夏日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汗如浆”、“觅晚凉”等词句,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炎热和作者对凉爽的渴望。诗中“孤烟支拄杖”、“平石寘绳床”等细节,展现了作者在山中的闲适与自得。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诗友相聚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