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 方回
尔时儒者定应无,问政胡为不问儒。 五代乱离千血阵,万山深杳一丹炉。 能容隐遁犹难必,遽谓飞升岂不诬。 我欲卜邻聊避俗,未须跳入长房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定应无:一定没有。
  • 问政:询问政治事务。
  • 五代:指中国历史上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乱离:混乱和离散。
  • 千血阵:形容战争中血流成河的惨状。
  • 万山深杳:形容山深林密,幽深难测。
  • 一丹炉:指道士炼丹的炉子。
  • 隐遁:隐居避世。
  • 遽谓:突然说。
  • 飞升:道教中指修炼成仙后升天。
  • :欺骗。
  • 卜邻:选择邻居。
  • 避俗:避开世俗。
  • 长房壶:传说中的仙境,比喻遥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翻译

当时儒者一定没有,询问政治为何不问儒者。 五代时期的混乱和离散,血流成河的战场, 万山深处,幽深难测,只有一座炼丹的炉子。 能容忍隐居避世也难以确定,突然说能飞升成仙岂不是欺骗。 我想选择一个邻居,聊以避开世俗, 不需要跳入那传说中的长房壶仙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五代乱世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五代乱离千血阵”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五代时期的战乱景象,而“万山深杳一丹炉”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寻找心灵净土的愿望,但又不愿完全脱离现实,显示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态。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