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天:晴朗的天空。
- 漏天:比喻连绵不断的雨天,如同天空漏了一样。
- 人閒:人间,人们居住的地方。
- 平田:平整的田地。
- 女娲鍊石: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比喻修复或补救。
- 端何物:究竟是什么。
- 子产禜龙: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禜龙指祭祀龙神以求雨,这里指子产的求雨仪式。
- 未必然:未必如此,不一定有效。
- 死徙衔冤:死去的人带着冤屈。
- 生存忍饿:活着的人忍受饥饿。
- 腐儒:指迂腐的读书人。
- 穷今极:穷困到极点。
- 旬月:十天到一个月的时间。
- 一醉眠:一次醉酒后的睡眠。
翻译
是谁让晴朗的天空变成了连绵不断的雨天,人间再也看不到平整的田地。 女娲炼石补天,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子产祭祀龙神求雨,也未必真的有效。 死去的人带着冤屈,终究得不到昭雪,活着的人忍受饥饿,更是可怜。 我这个迂腐的读书人,自嘲穷困到了极点,十天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次醉酒后的安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连绵大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苦,以及诗人对这种天灾人祸的无奈和悲愤。诗中运用了女娲炼石和子产禜龙的典故,表达了对天灾无法控制和人为努力未必有效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作为读书人的穷困和无奈,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