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程道大至约诸友二首

· 方回
东篱残菊未成尘,所见悠然意尚真。 玉瓒常闻歌旱麓,白颠何得赋车邻。 欲遵饭颗山头路,合问深明閤里人。 赖是吾徒不全弱,能来尔汝话酸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瓒(yù zàn):古代祭祀时用来盛酒的玉器。
  • 旱麓:《诗经·大雅》中的篇名,歌颂周文王的德政。
  • 白颠:指白发,这里可能指年老的诗人。
  • 车邻:《诗经·小雅》中的篇名,描述的是车马和邻里的情景。
  • 饭颗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寻求高人的指导。
  • 深明閤:深明大义的地方,这里可能指有智慧的人的居所。
  • 吾徒:我们这些人。
  • 尔汝:你我,指亲密的朋友。

翻译

东篱下的残菊还未化作尘土,我所见到的景象依然真实而悠然。 常听说玉瓒在旱麓歌唱,白发之人如何能赋诗车邻。 我想要追随饭颗山头的道路,应该去询问深明大义的人。 幸好我们这群人并不软弱,能够与你我这样的朋友共话辛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东篱残菊”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但“所见悠然意尚真”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把握。通过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诗歌和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依赖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与知己共话心事,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寄托。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