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 方回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 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 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至:频繁地到来。
  • 子由: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书斋:书房。
  • 坦腹卧:平躺,腹部朝上。
  • :茶。
  • 仰啜:抬头喝。
  • 拓窗:打开窗户。
  • 豁然:突然变得开阔。
  • 金碧:指华丽的建筑或景色。
  • 玉雪:比喻洁白无瑕。
  • 不受涴:不受到污染。
  • 宴豢人:指享受生活的人。
  • 魂兮复谁些:灵魂归于何处。
  • 积沙:堆积的沙子。
  • 怒潮:汹涌的潮水。
  • :摇动,颠簸。
  • 烟表:烟雾中的景象。
  • 越树:越过树木。
  • 海鹊:海鸟。
  • 倏忽:突然。
  • 分寸挫:指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悲歌:悲伤的歌曲。
  • 孰予和:谁来与我合唱。

翻译

频繁地来到子由的书房,回忆起游玩的事情。 稍微走累了山,就径直躺下休息。 茶一送到就抬头喝,然后又坐直。 打开窗户,视野突然开阔,如同看到了广阔的天空。 金碧辉煌的景色多么华丽,洁白如玉雪,不受任何污染。 想起那些享受生活的人,他们的灵魂又将归于何处呢? 堆积的沙子在东西方向移动,汹涌的潮水日夜颠簸。 烟雾中的越过树木的景象,云端上海鸟飞过。 人生短暂如尺,突然间就失去了分寸。 万古流传的悲歌,有谁来与我合唱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朋友子由的书房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碧”、“玉雪”等,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脆弱和短暂的哀愁。最后,作者以“悲歌”作结,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共鸣的渴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