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仲良宅观古物及徐熙来禽卷

· 方回
车书一统混乾坤,福地钱塘户口蕃。 治世故□□巨室,吉人宜尔保名门。 金玉印章文物古,丹青图画典刑存。 来禽几颗徐熙笔,欲摘红鲜荐酒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车书:指书籍,这里比喻文化。
  • 一统:统一。
  • 混乾坤:指天地间,引申为整个世界。
  • 福地:指风水宝地,这里指钱塘(今杭州)。
  • 户口蕃:人口众多。
  • 治世:太平盛世。
  • 故□□巨室:原文缺失两字,意指世家大族。
  • 吉人:善良的人,这里指陈仲良。
  • 宜尔:应该。
  • 保名门:保持名门望族的地位。
  • 金玉印章:珍贵的印章,象征权力和地位。
  • 文物古:古代的文物。
  • 丹青:绘画。
  • 图画:画作。
  • 典刑:典范,标准。
  • 来禽:一种果实,又称沙果。
  •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擅长画花鸟。
  • 红鲜:鲜红的果实。
  • 荐酒樽:供奉在酒器前,意指用以佐酒。

翻译

文化统一了整个世界,钱塘是个风水宝地,人口众多。 在这个太平盛世,世家大族依然显赫,善良的人应该保持名门望族的地位。 珍贵的金玉印章和古代文物,以及绘画作品都是典范。 徐熙笔下的几颗沙果,鲜红欲滴,仿佛可以摘下来佐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钱塘的繁荣景象,以及陈仲良宅中的珍贵文物和艺术收藏。诗中“车书一统混乾坤”展现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统一,而“福地钱塘户口蕃”则具体描绘了钱塘的繁华。后句通过对“金玉印章”和“丹青图画”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物和艺术的热爱。结尾以徐熙的画作为点睛之笔,将艺术与生活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