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 方回
早省宦径恶,荷锄宁带经。 岂不尝守郡,生涯百无成。 一夕偶不饮,鳏枕听遥更。 残灯暗虚牖,落叶锵空庭。 鼠齧叱不止,呼奴效猫鸣。 孰与醉卧熟,万事忘吾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径(huàn jìng):官场之路。
  • 荷锄(hé chú):扛着锄头,指务农。
  • 带经:携带书籍,指边耕边学。
  • 守郡:担任郡守,即地方行政长官。
  • 鳏枕(guān zhěn):孤独的枕头,指孤独的睡眠。
  • 遥更(yáo gēng):远处的更声,指夜晚的报时声。
  • 虚牖(xū yǒu):空旷的窗户。
  • 落叶锵空庭(qiāng kōng tíng):落叶在空旷的庭院中发出响声。
  • 鼠齧(shǔ niè):老鼠咬东西的声音。
  • 效猫鸣:模仿猫的叫声,以吓走老鼠。

翻译

早年便已觉察官场之路的险恶,宁愿扛着锄头边耕作边读书。虽然也曾尝试担任郡守,但一生中却一事无成。一夜偶然未曾饮酒,孤独地枕着枕头听着远处的更声。残灯在空旷的窗户中暗淡,落叶在空庭中发出响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让人无法忍受,只好呼唤仆人模仿猫叫来驱赶。哪比得上醉酒后的熟睡,一切烦恼都随之忘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官场的险恶与田园的宁静,作者展现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渴望。诗中“荷锄宁带经”一句,既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而“一夕偶不饮”之后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孤独与寂静,以及醉酒后的忘却烦恼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