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渡浦阳江

· 方凤
痴云千顷压江堧,寂寂篮舆破午烟。 树杪楼台看近郭,渡头波浪忽滔天。 舟依曲港难回楫,径转高陵每得筌。 谁向龙山誇海国,一声铁笛女墙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浦阳江:位于今浙江省浦江县,是钱塘江的一条支流。
  • 痴云:形容云层厚重,仿佛有情。
  • (ruán):河边的土地。
  • 篮舆:古代的一种轿子。
  • 树杪:树梢。
  • :城墙,这里指城的外墙。
  • 滔天:形容波浪极大,仿佛要冲天。
  • :船桨。
  • 径转:小路转弯。
  • 高陵:高大的山丘。
  • (quán):捕鱼的竹器,这里比喻捕捉美景的方法。
  • 龙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有龙传说的山。
  • 海国:指沿海地区。
  • 铁笛:铁制的笛子,声音响亮。
  •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翻译

厚重的云层覆盖了千顷江边的土地,我乘坐的轿子在午后的炊烟中缓缓前行。 从树梢望去,近处的城楼台阁依稀可见,而渡口的波浪突然汹涌起来,仿佛要冲天。 船只在曲折的港湾中难以调转方向,而小路转弯后,总能找到通往高陵的途径,捕捉到美景。 谁能在龙山之上夸耀海国的风光,一声铁笛在城墙边响起,回荡在耳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渡过浦阳江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痴云千顷压江堧”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云层的厚重,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而“树杪楼台看近郭,渡头波浪忽滔天”则通过远近景的对比,展现了江景的壮阔与变幻莫测。后两句“舟依曲港难回楫,径转高陵每得筌”巧妙运用比喻,表达了旅途中的曲折与发现美景的喜悦。结尾的“一声铁笛女墙边”则以声音作结,留下悠长的余韵,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回荡在江边的笛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荡与遐想。

方凤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