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十首

· 方凤
解牛中肯綮,相马外骊黄。 从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牛:指庖丁解牛,比喻技艺熟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 中肯綮(zhòng kěn qǐng):比喻说话做事正中要害,切中要点。
  • 相马:指观察和选择马匹,这里比喻识人或识物的能力。
  • 外骊黄:指外表的黑色和黄色,比喻外在的表象。
  • 三昧:佛教用语,意指事物的精髓或真谛。

翻译

在解剖牛时能准确命中要害,在相马时能超越外表的黑黄。 由此可知掌握了事物的精髓,意念一到,形态自然就忘记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解牛”和“相马”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技艺和认知的深刻理解。诗中“解牛中肯綮”和“相马外骊黄”分别展现了技艺的精湛和认知的深刻,而“从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则进一步阐释了达到这种境界后的心境,即在意念和行动之间达到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忘却了外在的形式,专注于事物的本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技艺和认知的独到见解。

方凤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