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 方回
赋诗学渊明,诗固未易及。 饮酒慕渊明,酒复罕所得。 荒凉数亩园,卜筑未成宅。 此或类陶家,秋菊亦可摘。 古称士希贤,将无肖厥德。 如我于柴桑,往往似其迹。 储粟既以瓶,子尤不胜责。 有时醉欲吟,坌集索逋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
  • 罕所得:很难得到。
  •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 肖厥德:效仿其德行。
  • 柴桑:陶渊明的故乡,这里指代陶渊明。
  • 坌集:聚集。
  • 逋客:逃亡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翻译

我学习陶渊明赋诗,但他的诗实在难以企及。 我羡慕陶渊明饮酒,但酒却很难得到。 在荒凉的几亩园地上,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但还未完成。 这里或许类似陶家,秋天的菊花也可以采摘。 古人说士人希望成为贤人,我是否也在效仿他的德行? 就像我对于柴桑(陶渊明),往往只是模仿其足迹。 储存粮食已经用瓶子,你更是无法承担责任。 有时我醉了想要吟诗,却聚集起来寻找逃亡的自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与模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和自嘲。诗人试图在诗和酒中寻找与陶渊明相似的生活体验,但现实中的困难和自己的不足使他感到力不从心。诗中“荒凉数亩园,卜筑未成宅”描绘了诗人简陋的生活环境,而“有时醉欲吟,坌集索逋客”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逃避现实的倾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