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珠: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宝贵的东西。
- 成道:达到某种境界或成就。
- 著力:用力,努力。
- 杵磨针:比喻持之以恒的努力。
- 忘年:忘记年龄,指心态年轻。
- 治世音:指在太平盛世中的声音或言论。
翻译
掌握着深奥的道理,一旦失去便难以找回。 难道不追求达到某种境界吗?但谁又能真正付出苦心呢? 等待时机,如同花结果实,需要用力磨杵成针。 多么幸运,能够忘记年龄,发出在太平盛世中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玄珠”象征着深奥的道理和宝贵的东西,强调了掌握和珍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待时花结果,著力杵磨针”的比喻,强调了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等待时机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年龄的心态,能够在治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偶题五言绝句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寒士吟 》 —— [ 元 ] 方回
- 《 苦雨半年 》 —— [ 元 ] 方回
- 《 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题吴仲远游淮送行诗卷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徐子英读予所抄赵章泉诗 》 —— [ 元 ] 方回
- 《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