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 方回
移石甃缺路,折竹樊疏篱。 檐间见一蛛,悬身堕长丝。 随风有所罥,罗络纵横施。 胸中密经纬,似不过一饥。 用意尔许恶,何待网成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òu):用砖砌。
  • (fán):围起来。
  • (juàn):挂,缠绕。
  • 罗络 (luó luò):像网一样覆盖。
  • 经纬 (jīng wěi):本指织物的纵线和横线,比喻条理、秩序。
  • 尔许 (ěr xǔ):如此,这样。

翻译

移动石头修补破损的小路,折断竹子围起稀疏的篱笆。 在屋檐下看到一只蜘蛛,悬挂着身体垂下长长的丝线。 随风摇摆,丝线缠绕,像网一样纵横交错地覆盖。 它心中的计划似乎只是为了填饱一次饥饿。 用意如此险恶,何必等到网完全织成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蜘蛛织网的过程,隐喻了某种阴谋或不正当的行为。诗中“移石甃缺路,折竹樊疏篱”描绘了修补和围护的场景,为后文的蜘蛛织网做了铺垫。蜘蛛“随风有所罥,罗络纵横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织网的技巧和过程,而“胸中密经纬,似不过一饥”则揭示了蜘蛛行为的动机,即为了捕食。最后两句“用意尔许恶,何待网成时”直接批评了这种行为的险恶,暗示了即使计划未完全实现,其动机和过程已经足够令人不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不正当行为的批判。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