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李尊师

· 方回
东城焉所适,有此松下风。更有竹万计,连山翠如葱。 长廊无人白日静,古坛高殿秋阴中。云房锁扃帘幔捲,久乃忽遇星冠翁。 一笑呼茗茗立具,坐对井边骧首龙。五十馀年阅此画,偶许后死频过从。 畴昔共饮徒,十不见八九。升天岂其然,冢骨今定朽。 老夫起立意欲去,尊师顾谓已温酒。人生一刻快意难,何幸有酒浇此口。 屡劝不容遽上马,上马出门却回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冠翁:指道士,因其常戴星冠。
  • :茶。
  • 骧首龙:指井边的龙形装饰,骧(xiāng)首,昂首。
  • 畴昔:往昔,从前。
  • 冢骨:坟墓中的尸骨。
  • 温酒:加热的酒。

翻译

我来到东城,不知该去何处,却在这里感受到了松树下的清风。更有成千上万的竹子,连绵的山峦翠绿如葱。长廊中无人,白日里显得格外静谧,古坛和高殿在秋日的阴凉中。云房紧锁,帘幔卷起,许久之后忽然遇到了一位戴着星冠的道士。他笑着招呼我喝茶,茶立刻就准备好了,我们坐在一起,对着井边昂首的龙形装饰。五十多年来,我时常欣赏这样的景象,偶尔也允许自己频繁地来此拜访。回想往昔一起饮酒的朋友们,十个人中已有八九个不见了。他们真的升天了吗?坟墓中的尸骨现在肯定已经腐朽。我起身想要离开,尊师却告诉我酒已经温好了。人生中难得有一刻的快意,幸好有酒可以浇灌这口渴。他多次劝我不要急着上马,我上马后出门,却又回头望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东城的一次偶遇,通过松风、竹林、长廊、古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诗中与星冠道士的相遇,以及共饮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往昔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酒的珍视,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